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教育 >高考資訊 >正文

新高考每個組合分數線一樣嗎 如何進行賦分

更新:2024年03月13日 16:15 大學路

小編今天整理了一些新高考每個組合分數線一樣嗎 如何進行賦分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本文目錄一覽:

新高考每個組合分數線一樣嗎 如何進行賦分

新高考每個組合分數線一樣嗎 如何進行賦分

新高考不同組合的分數線是不一樣的。在實施“3+3”方案的省份會統一劃定本科分數線,在實施“3+1+2”方案的省份會根據物理、歷史兩大類劃定物理、歷史兩個大類的本科分數線。

新高考每個組合分數線一樣嗎

不一樣。無論是“3+3”或者“3+1+2”的方案,高考在填報志愿的時候,都要優(yōu)先考慮考生的選科組合,只有考生的選科組合滿足專業(yè)的要求才能夠填報。在把所有滿足專業(yè)要求的組合放在一起,根據分數的高低決定擬錄取的考生。

不同的專業(yè)對考生的選科要求是不一樣的,那么高考錄取分數的分數線也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可能同一個高校,不同專業(yè)的錄取排名在全省相差一萬名都是有可能的。新高考政策的志愿填報,更加注重考生本人對專業(yè)的選擇,調劑的可能性很小。

新高考組合怎么賦分

新高考中的等級賦分主要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不同選考科目成績之間的可比性;二是這些科目之間的可加性。所以,等級分既增加了區(qū)分度,但又兼顧到了“統一標準”這一主要目的,而按組合劃線顯然有悖于等級賦分的初衷。

“3+1+2”地區(qū)全國考生都需考語數外,然后考生必需在物理和歷史中選出一門首選科目后,再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出兩門進行選考;然后,有關部門在排列學生的位次時,需將選物理的學生和選歷史的學生分開進行。因此,這一模式的關鍵就在于“物理”和“歷史”的對立性,也就造成了該高考模式下,每一批次都將分別設置兩個分數線才行。

以山東為例,山東采用5等8級賦分制。等級考試科目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參照正態(tài)分布原則,確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為3%、7%、16%、24%、24%、16%、7%、3%。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qū)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

新高考文理分數線有差距嗎?

新高考文理分數線有差距的。

分數線取決于兩個方面:

1、文理科模式下,取決于文理科人數比例。因為高校招生人數,之前文理科是比較穩(wěn)定的,我們之前測算大概理7文3的水平。同樣,如果各屆考生,考生選擇文理科的比例大致也在7比3,比較穩(wěn)定。

2、同樣還取決于當年考試難度,一般來說,同一個學校,文科的錄取分數線一比理科高一些。畢竟有“文科數學”這種存在,難度要比理科數學簡單一些,并且明確的來講,史地生的學科難度比理化生要低,普遍試卷容易獲得高分(新高考后采用賦分,就是為了解決這種地理80分等價物理80分的明顯不合理)。

3、高校的招生專業(yè)招生人數文理比例,當前則是物理/歷史比例,實行3+1+2后,總體上來說是個換皮操作,高校的招生專業(yè)以前是按照文理來的,當前也基本按照 理科類專業(yè)要求物理,文科類專業(yè)要求歷史來重新制定了選考要求。

不過每一屆學生的物理/歷史選考比例,就和之前文理分科不太一樣了,有些地區(qū)有變成物理6,歷史4的趨勢。如果是這樣的話,有可能歷史(文科類)競爭人數增加,會導致整體的分數線抬高。

同時,文理科數學正式壽終正寢,歷史和物理學生都考一樣的數學,難度上來了,有可能導致實際的總分會比以前低一些,并且選考科目都是按照“賦分”來執(zhí)行的,文科生占不到以前副科整體分值(文綜)高于理綜的便宜,按照這樣來分析,實際上有可能導致歷史類的分數線比起原來的文科線降低。

新高考3+1+2文科分數線和理科一樣嗎?一般賦分會比原始分差多少?

大家都知道,馬上就有八個省市會迎來第一次3+1+2模式的新高考了。這種高考模式之下,除了選科方式上的改變,同學們最關心的莫過于劃線方式和賦分制度了。那么,新高考3+1+2文科分數線和理科一樣嗎?一般賦分會比原始分差多少?在接下來的文章里,老師就會給各位高三生解答這兩個問題。

一、新高考3+1+2文科分數線和理科一樣嗎?

首先,新高考3+1+2模式取消了 文理分科 ,所以是不存在文科分數線和理科分數線的。

在3+1+2新高考模式的新高考里,“3”代表語文、數學、外語3門必選科目;“1”指的是首選科目,同學們需要在物理和歷史里任選1科;“2”指的是再選科目,同學們需要在政治、地理、化學和生物4門里任選2科。在高考劃線的時候,將會以物理科目類和歷史科目類分別劃線,不再有文科分數線和理科分數線。之所以很多人還會以為有文理分科,主要是因為物理和歷史是舊高考里理工類和文史類的核心科目。但各位高三學子需要注意的是,新高考制度下,包含物理和歷史的選科方式各有6種,所以不能單純用以理科和文科來概括。

其次,3+1+2新高考模式下,物理科目類和歷史科目類分數線是不一樣的。 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高校物理科目類和歷史科目類的錄取人數差距大。分數線的劃定主要和兩個因素有關,一個是投檔比例,一個是高校的招生總人數。眾所周知,選擇物理科目能報考的專業(yè)更多,錄取的人數也是更多的;歷史科目能報考的專業(yè)比較少,錄取的人數也會比較少,所以它們的分數線自然不會一樣。

第二:物理和歷史的學習難度不一樣。物理雖然學習難度大,但基本都是客觀題,是能夠考出很高的分數的。歷史大多是主觀題,考出高分的難度是比較大的,所以如果是以物理科目類和歷史科目類分別劃線,分數線肯定也是有一定差異的。

二、一般賦分會比原始分差多少?

3+1+2新高考模式下,賦分和原始分的差距是小還是大,主要原始分的分數區(qū)間和賦分的等級有關。

老師在這里給大家舉兩個例子。

案例一:假設江蘇高三考生小明同學的物理的原始分是75分,將所有學生的物理成績從高到低排序以后,他的成績被劃定為B等級,所在區(qū)間的最高原始分是82分,最低是61分。由下圖的分數換算表可知,B等級對應的轉換分是 85-71 。根據轉換公式,小明物理成績的賦分經過計算之后是80分,也就是說,賦分比原始分高了5分。

案例二:假設江蘇高三考生小明同學的物理的原始分是75分,將所有學生的物理成績從高到低排序以后,他的成績被劃定為C等級,所在區(qū)間的最高原始分是76分,最低是60分。由下圖的分數換算表可知,C等級對應的轉換分是 70-56 。根據轉換公式,小明物理成績的賦分經過計算之后是65.6分,也就是說,賦分比原始分低了9.4分。

可以看到, 在這兩個案例里,雖然小明同學物理的原始分是一樣的,但因為賦分的等級和原始成績所在的區(qū)間不同,賦分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以上就是大學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热萘?,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大學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新高考每個組合分數線一樣嗎 如何進行賦分”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