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正文
“三本”批次取消,釋放什么信號?相關內容,小編在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關于“三本”批次取消,釋放什么信號?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多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這將給考生的志愿填報帶來怎樣的影響?三本合并到二本批次招生,這樣的高招新政釋放了什么樣的信號?
考生選擇余地增大,志愿填報難度也增加
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近日發(fā)布,與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變化在于高考志愿填報取消本科第三批,合并到本科第二批。當三本合并到二本錄取,對學生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今年本二批次的分數(shù)線會降低。學生選擇余地更大,機會也更多了,但考試志愿填報的難度加大。
“現(xiàn)在很擔心,不知道這樣的新政策會不會影響孩子填報志愿。”四川省寶興縣寶興中學高三學生家長岳洪林告訴記者,聽說這個新政策后,他感覺非常迷茫。
對此,寶興中學教導處主任黎斌認為,今年填報志愿應采取保守策略,新政實施的第一年,各學校招考分數(shù)變化不會太大,過去參考的歷年分數(shù)線仍可以作為報考依據。
黎斌說,農村學校的家長和教師,都希望孩子能夠上二本,因為二本學校學費較低。寶興中學高三學生王椿謙告訴記者,她的目標是考一個辦學實力強的二本。王椿謙說,今年招生政策的變化,讓一些分數(shù)在二本線徘徊的學生非常高興,因為選擇余地更大,機會也更多了,原來可能只能讀三本民辦院校,現(xiàn)在也有機會讀公辦本科院校了。
“以前報考二本學校,都是二本線作為參考,現(xiàn)在二本、三本合并在一起,如何估算,是一個難題。”比起部分學生的高興,王椿謙卻反而有點擔心,新政策實施后,今年劃線時就不會再有三本線了,那么原有的三本批次分數(shù)段的考生都進入二本分數(shù)段,競爭可能更為激烈。
此外,二本、三本合并錄取,就意味考生能填的志愿也減少了。往年上了二本線的考生可以二本填寫6個平行志愿,三本填寫6個平行志愿,今年就只有6個志愿可以選擇了。往年這部分考生即使沒被二本院校錄取,也還有三本院校作為保底,而今年這樣的保底不再存在,考生需要慎重考慮,照顧到兩個層次的學校。
三本“帽子”被取消,公辦民辦高校界限淡化
三本院校大多數(shù)為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與一、二本都屬于普通高等教育,盡管按設置初衷,“一、二、三本”僅是錄取批次的不同,沒有高低之分,公辦本科文憑與民辦本科文憑都屬相同水平的“普通高等本科文憑”。然而,不少學生會因考取三本而選擇復讀,而諸多優(yōu)秀民辦院校卻帶著三本的“帽子”,艱難地在招生中獲取優(yōu)質生源。
“學校的社會認可度更高,三本不再‘低人一等’,而是可以和二本‘平起平坐’。”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招生就業(yè)處副處長張明認為,三本合并到二本批次錄取,這樣的政策對三本院校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張明介紹說,該校作為一所三本院校,近年來也有超過二本線錄取的專業(yè),但因為帶著三本的“帽子”,考生在填報時總是心有芥蒂。合并之后,實行6個平行志愿填報,體現(xiàn)了二本、三本的平等,學校因此也可以錄取到更優(yōu)質的生源。
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對于實力較強的民辦院校來說是“春天來了”,而對于實力較弱的民辦院校卻可能是“寒冬將至”。以2014年高考為例,不少特色不明顯、收費較高、就業(yè)較窄、位置較為偏遠的民辦院校遭遇“零投檔”的尷尬。記者從四川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在二本、三本批次一共有40所高校去年在川遭遇“零投檔”,而其中29所高校是民辦三本院校。
四川工業(yè)科技學院院長曾令秋認為,取消三本批次招生,有助于人們淡化公辦民辦教育界限。作為以民辦院校為主的三本院校,更是要利用好辦學自*,突出學校特色,實現(xiàn)差異化培養(yǎng)。“即使辦學歷史不長,傳統(tǒng)的文理科不強,但只要有跟社會經濟主戰(zhàn)場相對接的專業(yè),培養(yǎng)出來的應用型人才就能適應社會需要。”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招生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引導高?;貧w辦學實力的競爭
隨著公辦民辦教育一體化發(fā)展腳步的加快,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拉通招生將是未來趨勢。面對這樣的形式,不論是傳統(tǒng)的二本公辦院校,或是民辦院校,都將面臨著新一輪的洗牌,沒有特色的高校將很難生存,高校之間的招生競爭最終要回歸到辦學實力的競爭。
“本科院校人為劃成二本、三本,本身就不公平。”攀枝花學院黨委書記肖立軍認為,二本、三本院校培養(yǎng)的人才較為接近,都是應用型本科人才。面臨這樣的招生制度改革,作為傳統(tǒng)的二本院校,就更應該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找準自己的定位,做出特色。
“打破了二本在生源選擇方面的優(yōu)越感,*學校提升辦學實力。”肖立軍認為對于二本院校這也是件好事,有競爭力既是壓力更是挑戰(zhàn)。二本院校有一些天然優(yōu)勢,比如國家財政的扶持、辦學性質、學費上的優(yōu)勢。競爭加大之后,學校要利用這些優(yōu)勢求發(fā)展,找準自己的定位,做出自己的特色,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保證高水平就業(yè),提升整體實力。
曾令秋認為,三本并入二本招生之后,對于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社會、家長來說,是一個正確導向,引導他們由“重名”轉向“重實”。
由于有了二本、三本的人為劃分,學校為自己爭名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許多學校把部分專業(yè)拿出來“升二本”、“升一本”,“這只是名義上的變化,其實本身師資、辦學條件,并沒有什么區(qū)別”。曾令秋說,消除界限之后,這種現(xiàn)象就會減少,包括為了主管部門的認可和社會美譽度改校名的情況。學校不再向外部爭名,而是轉向自身,專注人才培養(yǎng)質量,只有人才培養(yǎng)質量優(yōu)勢、就業(yè)優(yōu)勢才最有說服力。
以上就是“三本”批次取消,釋放什么信號?全部內容了,了解更多相關信息,關注大學路。
現(xiàn)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shù)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yè),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shù)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yōu)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yōu)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