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高考復習 >高考歷史 >正文

科舉考場上的反作弊措施

更新:2021年07月23日 21:33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yè)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科舉考場上的反作弊措施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科舉考場上的反作弊措施

糊名: 唐代時科舉考試的考場設有衛(wèi)兵,以阻止考生夾帶作弊。武則天時代設立了“糊名”的辦法,將考生的名字遮蓋,以減少批卷者認出答卷人的機會。

謄錄: 真宗時,又施行了謄錄制度,試卷另行謄錄,然后再送考官評定等第。這樣,考官既不知道舉人的姓名,也不能憑借字體辨認出作者,請托關照就難于進行了。

別頭試: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設立了親屬回避的“別頭試”制度。即考官與舉人為姻親者,遣官另設考場別試。

全身搜查: 搜查時,監(jiān)考官執(zhí)行的是全身搜查,會將考生全身搜摸一通,如機場安檢一樣,甚至要把鞋子脫下來,查看鞋底是否有可疑物品。

洗澡裸檢: 金初期也是搜身,不僅要檢查頭發(fā),甚至連鼻孔、耳朵也不放過。后來,可能覺得如此搜身有點過分,就進行了“改革”:洗澡裸檢。考前讓考生進 行沐浴,考生要*自己的衣服,*,然后換上官方為每一位考生準備的統(tǒng)一服裝,然后才能進入考場。這事實上是一種考前“裸檢”制度。

違紀要坐牢: 明朝同樣對考生進行搜檢制度。不過,朱元璋首次將入場夾帶行為,上升到了法律高度,被查出的違紀考生將被關進小牢房,“枷號一個月”。

脫褲子檢查: 從乾隆起,由軍人負責具體搜檢,并且每搜到一名夾帶者,賞銀三兩。由于有激勵機制,當兵的更加認真。為了發(fā)現(xiàn)違規(guī)考生,當兵的有的將考生的褲子扒下來,來一次全面“裸檢”,創(chuàng)下了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史上的奇聞。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目婆e考場上的反作弊措施,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與“科舉考場上的反作弊措施”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lián)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