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孩子是你親生的,但是為什么你的話他總不聽?

更新:2019年11月23日 13:10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yè)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孩子是你親生的,但是為什么你的話他總不聽?相關(guān)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孩子是你親生的,但是為什么你的話他總不聽?

有人這樣總結(jié)過孩子與家長不同階段的關(guān)系:孩子10歲之前是對父母的崇拜期;20歲之前是輕蔑期;30歲之前進入理解期;40歲之前是深愛期;50歲才能真正理解父母。

不管這是不是真理,事情的的確確存在著——孩子嫌父母嘮嘮叨叨,還沿用舊式的教育方式;家長抱怨孩子越來越自作主張,先斬后奏甚至不奏,“完全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或者是工作的壓力,頻繁的應(yīng)酬,家長們普遍少了點心平氣和,即使意識到溝通的重要,但也有心無力;而與同學、朋友形影不離的孩子,似乎早已忽略了身邊還有一直默默關(guān)注自己的父母,溝通的障礙于是變得理所當然。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總是家長問一句,才不情愿地答一句,一句也不愿多說,就像擠牙膏似的。家長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得了解下面幾個與孩子溝通的原則:

一、平等原則

父母是子女的監(jiān)護者,培養(yǎng)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有義務(wù)教育孩子成長,但這并不意味著父母與子女不平等。父母與子女在人權(quán)、道德、人格、價值觀等方面和孩子都是平等的。在這些問題上,誰都沒有特權(quán)。

有些父母總是強行要求孩子按照家長的意志做事,否則的話,就會說些“你不聽我的,我就不要你,你就不是我兒子,你以后別見我”等等威脅的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三綱五常的傳統(tǒng)思想在我們很多人頭腦里根深蒂固。子女是應(yīng)該聽從父母的教導,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一定要對父母百依百順。他們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但不能粗*涉。

二、換位思考的原則

父母要想和子女溝通順暢,就要理解、體貼子女,更需要進行換位思考。因為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樣??磫栴}往往會有差異,如果學會了換位思考。問題就很容易解決。

換個角度看問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很容易消除,大家站在同一個立場上,就能心平氣和地交流,心平氣和地發(fā)表看法。

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不少家長在孩子高中這三年,往往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辦事,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一味要求孩子抓緊時間,分秒必爭,搞題海戰(zhàn)術(shù),造成孩子心身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復習效率下降,考試成績當然不理想。這些家長如果能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從實際出發(fā),和孩子溝通好,孩子的心理壓力就會減輕很多。

三、真誠原則

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效果好壞,與父母如何聽孩子講話很有關(guān)系。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無所謂,有時聽孩子說話,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一邊聽一邊還想著別的事。孩子看父母這樣,以后有什么事就不想講了。所以,父母也別抱怨孩子是“悶葫蘆”,責怪他們不愿和家長交流,家長得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我們做父母的想一想,孩子在說話的時候,自己是在專心聽嗎?有沒有對孩子的談話作出積極的回應(yīng)?恐怕很多時候答案都是否定的。這樣的談話態(tài)度怎能不讓孩子失望呢?

四、父母必須學會傾聽的技巧

第一,父母與子女談話時注意力要集中。

父母與子女談話時,要把注意力放在聽孩子說話上。不要干別的事情。不要一會兒打*,一會兒看短信,一會兒東張西望,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容易傷害孩子的感情,孩子自然沒有了繼續(xù)談下去的欲望。

第二,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

談話過程中,父母要注意聽孩子講話,必要時可以做一點簡單的記錄。有沒聽懂的,等孩子講完之后再問,不要打斷他,這樣也是對孩子的尊重。

第三,態(tài)度柔和,面帶笑容。

父母與子女談話時,父母態(tài)度要柔和,要面帶笑容,給孩子一個寬松舒暢的環(huán)境,孩子就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愿意把自己的困難告訴爸爸媽媽,愿意得到爸爸媽媽的開導和幫助。很多家長和孩子談話時,板著臉,瞪著眼,這些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威懾,對溝通也不會有好處。

除了掌握上面幾個原則,父母在與子女溝通時,在語言的使用上還需要注意一點技巧。中國有句俗話“鑼鼓聽聲,說話聽音”,說話的語言、語氣、動作、姿態(tài)、表情都能表明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感情。

有人認為,父母和孩子都是一家人。怎么說都無所謂,話輕話重都可以。特別是有些父母還認為,自己的孩子,又不是外人,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想挖苦就挖苦,想斥責就斥責,這樣的溝通不僅會使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甚至還會導致他們與父母發(fā)生沖突。

父母與子女之間,該以怎樣的關(guān)系相處,也許讀懂這首詩你會明白。紀伯倫的這首《致孩子》,冰心翻譯。送給你,也送給所有有孩子的父母們。

于是一個懷中抱著孩子的婦人說:

請給我們談孩子。

他說: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相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fā)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暮⒆邮悄阌H生的,但是為什么你的話他總不聽?,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nèi)容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與“孩子是你親生的,但是為什么你的話他總不聽?”相關(guān)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lián)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警告: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