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育資訊 >正文

課外輔導學習數學等學科如何有效地記憶與學習

更新:2020年05月23日 23:10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yè)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課外輔導學習數學等學科如何有效地記憶與學習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課外輔導學習數學等學科如何有效地記憶與學習

你所擁有的知識并不取決于你記得多少,而在于它們能否在恰當的時候被回憶起來。

讓我稍微說得更詳細一點:學習新知識并將其存放于大腦中,最終的目的是要在恰當的時候能夠想得起來去使用。因此,學習的有效性顯然應該這樣來衡量:當遇到需要用到學過的知識的時候,相關的知識是否會自動從你腦海中“蹦”出來,最起碼——能否通過有意識的搜索將它們提取出來。

這可不像它聽上去那么簡單,否則就不會有“掉書袋”、“讀死書”這種修辭手法了。

為了更深入地說明這一點,以下是幾個著名的關于學習與記憶機制的實驗:

《找尋逝去的自我》上提到這樣一個例子:

假設這樣一個任務:給你一個單詞(如brain),要你尋找它的押韻單詞(如train)。一段時間之后問你記不記得當時給你的單詞是什么了。你可能會不大記得了?,F在,如果當時不是要你尋找押韻單詞,而是要你聯想該單詞的含義或功能(如brain的功能),那么你事后回憶起來當時是什么單詞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對此一個靠譜的解釋是:后一種記憶編碼方式(稱為精細編碼)提供了更多的提取線索。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任何一個線索被觸發(fā)都可能順藤摸瓜地拎出整條魚記憶來。

一個非常類似的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只記了實驗,忘了出處了,順便請教知道的同學:) Update:感謝 Leeve 指教,這是 Craik&Tulving 于 1975 年做的一個關于記憶的淺層深層加工的經典實驗,參考這里,論文原文可參考這里):

給出同樣一組單詞,讓一組被試數一數每個單詞有多少個音節(jié),讓另一組被試閱讀單詞的含義(或者設想單詞可以被使用在哪些場景中),之后讓兩組被試回憶列表上的單詞,猜哪一組能夠回憶出更多?

這是一個被廣為認可的記憶機制,即:我們在記憶的時候將許多線索(例如當時的場景、問題的背景,甚至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空間位置)一并編碼進了記憶,事后能否提取出這段記憶嚴重取決于提取線索是否豐富、以及在回憶的時候是否重現了記憶時的線索。

原則上,在上面提到的兩個實驗中,兩組被試都接觸到了同樣的單詞,都記憶了同樣的知識,但取決于在記憶的時候將哪些線索,多少線索和該記憶進行了掛鉤,就決定了事后回憶(提?。┰撚洃浀某晒εc否。

聯系我們日常的經驗,不難注意到,死板的記憶方式和我們常說的“理解記憶”正對應了不同的編碼方式。書呆子記憶就是死記硬背,到最后如果你問他某書某章節(jié)講了什么內容他能倒背如流,問他哪個例題怎么解也能倒背如流,但遇到具體的問題或問題的變種就傻眼了,因為他記憶的時候根本沒有深入理解知識,在他眼中的解題過程其實和*號碼簿也沒啥區(qū)別,也許他唯一編碼了的提取線索就是這個答案來自哪一章、哪一節(jié)或者哪一個問題。

然而對于理解記憶的人來說,知識中包含了精細的概念、邏輯、一般的解題原則、通用的解題手法、背景知識、類似的問題等等無數的記憶和提取線索,而不是某段孤立的、任意的文本序列。(當然,眾所周知理解記憶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則是記住一般性原理之后,其他細節(jié)即便遺忘了也可以自然推導出來,從而無需費力去記憶。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數學牛人們的軼事》(榮耀屬于ukim)里面講了希爾伯特的一個故事:一次在Hilbert的討論班上,一個年輕人報告,其中用了一個很漂亮的定理,Hilbert說“這真是一個妙不可言(wunderbaschon)的定理呀,是誰發(fā)現的?”那個年輕人茫然的站了很久,對 Hilbert說:“是你.……”)

缺乏線索的記憶就像記憶海洋中的孤島,雖然在那里,但是難以訪問。而富含線索的記憶則是羅馬,條條大路通羅馬。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恼n外輔導學習數學等學科如何有效地記憶與學習,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與“課外輔導學習數學等學科如何有效地記憶與學習”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