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大學路 > >正文
據媒體報道,在家校共育、家校合作過程中,少數中小學模糊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從批作業(yè)到值日保潔、早晚自習值班甚至監(jiān)考等,讓家長直接代替教師的工作,把家長當成隨叫隨到的“編外教師”。家校共育應該提倡,但讓家長代替本該由教師完成的部分工作,違背了家校共育的初衷,值得引起注意。
家校合作共育體系確實是現(xiàn)代學校制度的一部分,但對學校來說,合作的目的是為了汲取家長、社區(qū)的智慧和資源,進而促使教育內容和方式更豐富更完善。在合作共育過程中,家長也確實可以走進學校提供課程資源,或以志愿者身份參與學校服務和管理,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把家校共育簡單理解成讓家長代替本該由教師完成的部分工作。否則,就可能引起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反感,甚至可能會降低對學校教育的評價,對此不可不察。
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導者,無論是學校管理者還是教師本人,都不能向家長“轉讓”這個職業(yè)責任。無論是家長主動或者被動的越位,都可能造成教師在教育中的缺位。當然,我們不排除有的家長自覺自愿來學校替教師做些工作,但這并不是模糊家校責任邊界的借口,更不能成為隨意向家長布置任務,把家長當成“編外教師”的理由,二者都要明確自己在家校共育中的準確定位。同時,家長的價值觀、教育背景、職業(yè)和心態(tài)各異,并非所有家長的所有言行都能和學校教育的目的吻合,不是所有家長都適合參與到學校的教育過程中來。
學校教育需要家長配合,但應該確立清晰的邊界,切勿越位。一些中小學教師讓家長過多地進入班級代替自己的部分工作,等于壓縮了學生相對于家庭的獨立成長空間,這是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做法。學校教育是孩子社會化成長的開始,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具有獨立的不可替代的價值。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獲得了群體生活的經驗和能力,獲得了未來融入社會必備的道德和行為訓練。家長對學校教育過程的過多介入,不利于孩子的獨立成長。更值得注意的是,社會上某些不良風氣很可能通過家長直接傳到班級中來。比如,有些家長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的動機,主要是為了提升孩子在班級中的“地位”,或者希望教師對自己的孩子多關注等,這些無疑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念產生不好的影響。
家校共育應該繼續(xù)探索,尤其應該探索如何讓家長科學有序地參與學校的教育過程中。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明確了家長參與辦學過程的主要渠道,如健全和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建立家長學校、設立學校開放日、提高家長在學校治理中的參與度、形成育人合力,以及引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監(jiān)督、密切學校與社區(qū)聯(lián)系、促進社區(qū)代表參與學校治理等,這些應該是目前家長參與辦學過程的基本遵循。
現(xiàn)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俊庇只蚴恰皠e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yè),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yōu)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中國農村教育發(fā)展報告2019》:我國鄉(xiāng)村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時間:2021年09月01日“學院”為什么熱衷于改成“大學”?叫“大學”就會比“”學院“好嗎?
時間:2020年07月08日支教老師相同的“夢”:帶給孩子另一個“可能”
時間:2020年07月07日班主任因腿受傷在班級最后一排辦公:看到了班級的另一種“風景”
時間:2020年07月07日古詩詞讀音究竟怎么定?名牌大學生教孩子古詩犯愁
時間:2020年07月07日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