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guī)砹舜杭菊猩憬盒E琶?高考綜合評價招生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綜合評價招生是基于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測試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按照一定比例計算形成考生綜合總分,最后按照綜合總分擇優(yōu)錄取。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動后的新招生模式。普遍呈現為基于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測試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按照一定比例計算成考生綜合總分,高校按考生綜合總分擇優(yōu)錄取。
高職綜合評價招生主要面向普通高中學生開展。高職(專科)綜合評價招生由招生院校負責組織管理、命題、考試、閱卷和統(tǒng)分。招生院校的考核包括綜合素質評價和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高校綜合評價招生采用全省統(tǒng)一報名的方式,每位考生限報1所招生院校。
綜合評價招生屬于國家統(tǒng)招計劃,除了招生方式和考試內容上與全國統(tǒng)一高考有所不同以外,入學后在學制、學費、獎勤助貸、日常管理、學籍管理、畢業(yè)證書及就業(yè)政策等方面與參加全國統(tǒng)一高考的學生完全相同。
凡被單獨招生和綜合評價招生錄取的考生(含退役軍人和運動專長考生)不再參加春季、夏季普通高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及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仍然可繼續(xù)參加全國統(tǒng)考和錄取。
什么是綜合評價招生?
綜合評價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動的新型招生模式,也是高校自主招生的一種形式,綜合評價更加關注考生的全面素質發(fā)展,把考生的高中會考成績、綜合測試成績、高考成績按照一定比例,通常為1:3:6,折算成綜合分,最后按照綜合分擇優(yōu)錄取的方式。也就是說高考成績占總分的60%,高校綜合測試成績占30%,高中會 考成績占10%。也有部分高校,高考成績占總分的85%,校測成績占15%。具體要以院校發(fā)布的綜合評價招生簡章為準。
綜合評價實施省份:
目前實施綜合評價的省份有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廣東,但有些大學是以綜合評價的方式面向全國大多數省份進行招生的,像中國科學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每年也都有新的高校參與這種招生試點。
綜合評價時間安排:
4月―5月份,學生們在網上開始報名,一般在學校官網或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進行報名。
5月底-6月初,公布初審名單;
6月7日-9日,高考統(tǒng)考;
6月9-7月初,進行院校綜合評價測試;
高考成績公布后,公示擬錄取名單;最后進行錄取工作。各校綜合評價招生具體時間安排還是要詳見院校招生簡章。
綜合評價招生的條件:
1.綜合成績優(yōu)秀
高中成績排名靠前的考生在報名中占有絕對優(yōu)勢,部分高校綜合評價招生簡章中也對考生綜合成績排名做出明確要求,例如南京師范大學要求高二、高三年級3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排名均位于所在中學同年級同科類學生中的前10%。
2.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優(yōu)秀
除了綜合成績要求以外,高校對考生的綜合素質也有一定要求,通常情況下,要求考生的高中學業(yè)水平選考科目全部合格且綜合素質評價獲得A、B等級。
3.學科特長突出
盡管綜合評價招生院校一般對考生競賽獎項沒有特殊要求,但如果考生有相關獎項(如五大學科競賽、科創(chuàng)類競賽、文科競賽獎項等),則可以作為考生學科特長的證明,一般更容易受到高校的青睞。
4.思想品德優(yōu)秀
如獲得省三好、省優(yōu)秀、省優(yōu)干等榮譽。一般普遍存在于江蘇和浙江的省屬院校中。
5.外語優(yōu)秀
許多進行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對考生的“優(yōu)秀的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比較看重,在考生綜合成績優(yōu)秀的基礎上,英語成績突出更具競爭優(yōu)勢。
綜合評價和自主招生不同如下:
從招生范圍、報名條件和錄取優(yōu)惠上都有區(qū)別。綜合評價一本層次以上的院校約52所,招生范圍不盡相同,大多集中在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廣東,其他省市考生選擇范圍在3-10所。
綜合評價雖然高校選擇范圍有限,但是報名條件相對寬松,絕大部分不要求獎項,綜合成績好就可以報考。在錄取時根據綜合成績排序,擇優(yōu)錄取。
自主招生共計90所院校,面向全國招生。招生范圍廣,一般情況下,考生需具備學科競賽相關獎項。高校給予考生降分優(yōu)惠,考生可根據高考成績+優(yōu)惠分數報考院校。
綜合評價招生分兩類情況,一類部分高校面向全國或多數省市招生,第二類僅面向高校所在地區(qū)招生。
前言: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兩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問題,辯證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錄取已結束??傮w看來,雖然浙江省出現了極少數考生的“誤報”志愿事件,但是,兩地作為我國高考改革的首批實驗省份,第一輪高考實驗較為平穩(wěn)收官,不論是浙江實行的分段專業(yè)平行志愿錄取,還是上海實行的院校專業(yè)組志愿錄取,最終投檔、錄取結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從2017年9月起,北京、山東、天津、海南4個省市,將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啟動新高考改革。在這個時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接下來進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進全國新高考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輪高考改革實驗結束:理想很豐滿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體內容包括:實行3+3科目組合、文理不分科、外語科目一年多次考、將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納入高考、對學生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取消高考獎勵性質加分、逐漸取消高考錄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內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選3),上海是3+(6選3)??颇扛母镌诟呖几母锓桨竿瞥鰰r,被賦予很多意義,主要就是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具體包括:
其一,擴大學生科目選擇權。
6選3有20種組合,7選3有35種組合,不像以前3+文科綜合或者理科綜合只有2選1,可以鼓勵學生按照學科興趣來選擇科目。
其二,擴大學生課程選擇權。
以前學生都被安排在一個固定的班里學習,現在則實行選課走班,學校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課程學習選擇空間,不能說是國外中學那樣的完全學分制,但可以說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開始實行走班制。
其三,擴大學生考試選擇權。
根據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語科目考兩次,選擇最好一次計入高考成績,全國各省今后都一樣,因此學生的考試選擇權擴大了。浙江省更進一步,7選3的選考3門也可以考兩次,因此浙江有4門科目考兩次,改革的復雜程度和難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擴大學校對學生的選擇權。
新高考不僅有“3+3”科目改革,還有要求取消錄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錄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學生可以同時填報本科和高職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錄取中出現的學生志愿填報失誤的“烏龍”事件與此有密切關系,當然,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問題,而是說改革還存在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
上海在2016年時,就取消了一本、二本錄取批次的區(qū)別。取消錄取批次,非常重要的價值是可以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學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來選擇學校,而要關注學校本身的辦學質量和辦學特色。
其五,擴大學生專業(yè)選擇權。
實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兩地的高考志愿填報、錄取發(fā)生了改變:上海實行院校專業(yè)組平行志愿錄取,學生可以填報24個院校專業(yè)組,每個專業(yè)組可以填報4個專業(yè),總共可以填96個專業(yè);浙江省實行分三段填報志愿,每一段所在學生可以填報80個專業(yè)平行志愿。
現實很骨感:不可忽視的功利傾向
改革的重要出發(fā)點和目標是擴大學生的選擇權,但是,從實踐情況看,擴大學生選擇權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對待的情況。
客觀而言,在有的地方、學校,學生的權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設計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處,以及學校、學生、社會以功利的態(tài)度來應對這一輪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現更加嚴重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 部分學校以功利的態(tài)度對待新高考。
學生自由選科變味“套餐制”
6選3有20種組合,7選3有35種組合,這是理論上的組合,理論上可以擴大學生的科目選擇權。但是,調研顯示,大多數學校能夠提供7到8個組合給學生選擇已經非常不錯了。
學校認為,如果要給學生提供這么多的科目組合選擇,意味著必須開設更多的課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師資,可學校師資不夠!來自上海浦東新區(qū)的研究顯示,要落實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師要增加30%,使師生比達到1:8左右。如果實行大規(guī)模的走班制,則需要有更高難度的學校管理,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樣選,學校必須關注學生最終的高考成績,給了學生20種組合選擇,如果最后高考成績不理想,家長不滿意、學生不滿意。
綜合各種情況,有的學校就采取“套餐制”,結合學校師資情況,給學生設置幾個科目組合套餐,供學生選擇。不可否認,套餐制相對于以前也有進步,但距離實現學生充分的科目選擇,還有很大的距離。
浙江省有4門科目考生可以考兩次,高二就有兩次選考機會,結果導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時,同時進行8門選考科目的學習。這樣做的意圖很明白,就是爭取讓學生高二完成3門選考考試,之后就只學語數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況好一點,因為上海每門選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試機會,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兩門科目的選考,其他科目的選考則安排在高三下學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著名高中,也明確告訴學生,必須在高二把這兩門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門,否則高三要3+3,很難和其他3+1的學生比拼。很多家長很苦惱,說學校告訴我們必須選兩門,如果不選兩門,今后你們自己出了問題我們不管的。
外語科目有兩次考試,按理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其中一次。但從實踐情況看,上海參加秋季高考的學生,至少95%以上兩次考試都參加,第一次100%都參加,第二次只有極個別沒有參加(有一所高中,高三畢業(yè)生400名,只有4人沒參加,而且這4人準備出國留學,要學習德語)。一方面是學生覺得多考一次,說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數,另一方面則是學校告訴學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須參加。
其次, 學生和家長也以功利態(tài)度來對待。
選學校只圖虛名,選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設計,沒有打破一個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總分進行排序、錄取。所以學生在選擇科目的時候,首要關注的還是哪一個科目組合會得到高分,不管3+(6選3),還是3+(7選3),很多學生在選擇的時候,沒有考慮自己的興趣(包括學科興趣、未來的大學興趣和專業(yè)興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報出現誤報的“烏龍”,有考646分的學生填報了作為獨立學院的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報系統(tǒng)把獨立學院招生計劃和母體學校招生計劃混在一起,對獨立學院的標識、提醒不夠外,出現這種情況也與學生在高一選科時,沒有考慮自己的興趣和長遠的升學規(guī)劃,是有關系的。因為高一選科,就應該基本確定大學、專業(yè)目標,要了解學校,了解專業(yè)。在填志愿的時候,連同濟大學和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都分不清楚,意味著他在高中選科時,沒有考慮這個問題,還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數來選科,而非結合自己的興趣選科。
來自浙江省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萬考生,比去年減少1.6萬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報名25.01萬人,單獨考試招生報名4.12萬人。但是選考物理的學生只有8萬多,占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的30%多一點。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報名26.86萬人,其中文科9.95萬,理科16.91萬,也就是說,選擇理科綜合的學生占63%。上述數據對比告訴我們,實行新高考之后,選考物理的學生幾乎減少一半。
為什么很多學生不愿意選物理?主要是覺得物理科目比較難,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級不高,會影響高考分數。雖然有的高校的專業(yè)明確要求需要選考物理,但這些學生的考慮是寧愿考更高的分數,選好的大學,而不是選好的專業(yè)。
眾所周知,如果學生以功利的態(tài)度對待選科,選物理科目的學生減少,這會對基礎教育中的自然科學教育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一問題如果不處理好,會引起基礎教育質量的下降。
第三是社會功利對待新高考。
仍然關心分數,文理分科更明顯、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績公布后,媒體馬上關注的還是高考狀元,這名狀元物理化學生物三門是3A+,被媒體解讀為3科滿分,這是和改革背道而馳的,因為這三門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計等級,目的是為了扭轉每分必究,可是,卻又被解讀為分數了。因此,針對計等級的改革,學生和家長質疑,既然最終錄取看分數,為何考試時計等級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項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學生過早分科,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可是,為應對選考,選科基本上在高一就進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國中考改革將推進4+X科目組合,在語文、數學、外語和體育之外,由學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據當地教育部門的要求任選X門。如果中高考改革導致的功利選科的問題不解決,有可能從初一起,學生就開始選科、分科了。比如一個偏理科學生,就主要選理科科目,文科達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現實差距為何如此大
為什么會出現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對待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較大的需要改進的空間。
總體看來,這一輪高考改革,重點是科目改革,而沒有觸及錄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說,考試科目調整了,增加了考試次數,但是,最終仍是按考生的科目總分排序、結合志愿進行錄取。雖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實行“兩依據一參考”(依據統(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要推進綜合素質評價,但在實踐中,綜合素質評價的參考作用沒有體現出來。
比如,浙江省給考生的選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試機會(高二兩次、高三兩次),學生可從中選擇兩次。從考生選擇權角度看,這樣的改革似乎擴大了考生權利,但存在兩方面問題。
一方面,這*部分學校、學生,在高二時,就把選考科目考掉,這無疑沖擊了高中教學秩序,也把高考延續(xù)到整個高中三年,學生一次次參加考試就是為最后錄取做準備。
另一方面,如果選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計等級,是不適合考多次的,因為每一次參加考試的學生的情況是不同的,比如甲乙兩組跨欄比賽,A組有劉翔,B組沒有劉翔,但AB組的第一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會促使學校、學生對考試做功利的選擇。
上海所有選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這沒有整體影響到高中教學。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學打亂了,所有考生從高一開始就準備高考,拉開了戰(zhàn)線,這是必須注意的問題。在沒有對高考錄取制度進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擴大學生的考試科目選擇權,不但會讓選擇權的落實受限,也會誘發(fā)新的應試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沒有跟上。至少幾方面配套改革,是明顯缺乏的。
(1)*部門應該結合新高考,解決學校的師資、場地等問題。新高考實行選課走班,對高中階段的師資、場地條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師資不足,選課走班就難以走下去。在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的上海,推進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師資、場地不足的問題,在其他地方推進新高考,這一問題會更加突出。
可目前來看,其他省市還沒有針對新高考改革對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師資、課程建設上做出實質調整。比如有的高中,一個年級招3000多人,人數是上海一個年級的八九倍,這么龐大的規(guī)模,怎么走班?這些問題必須未雨綢繆。
教育部門需要根據3+3科目組合在高中推進遇到的問題,提高高中辦學標準,包括師資建設標準、課程建設標準、校舍建設標準。根據新高考的選課走班要求,全國范圍內的高中生師比要確定為1:10為宜,各地可以結合現實情況,明確適應新高考改革的生師比,按照這一比例加強高中學校師資建設和課程建設。目前,全國高中的平均生師比為14.95,北京為9,上海為9.45,浙江為12.92。如果按生師比10計算,推進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師,這是巨大的挑戰(zhàn)。上海和浙江在推進新高考改革時,都覺師資緊張,那有的生師比達17的省市,師資缺口將特別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總分錄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實行多次考試的意義并不大。因為多次考試,服務的仍只是一次集中錄?。ㄟ@與國外多次考試、多次錄取不同)。因此,建議浙江和其他將開始改革試點的省份,將選考科目的考試設定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時進行。
多次考試從實踐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實踐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部門的組考成本,還增加學生的考試負擔,拉長高考戰(zhàn)線。今年浙江高考,有記者在現場問學生、家長,今年高考輕松不輕松,學生和家長都說很輕松。因為這樣的高考已經參加過多次了,從高二就參加了。這是真正的輕松嗎?!
(3)高中學校要根據新高考,對學生進行生涯規(guī)劃教育。這是學生理性選擇學科、選擇考試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獨立性,適應新高考選課走班的新學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謹慎推行專業(yè)平行志愿錄取改革。實行專業(yè)平行志愿錄取,需要學生有非常明確的專業(yè)興趣,對大學和專業(yè)都十分了解,同時大學各專業(yè)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從當前情況下,這些條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須堅持推進招考分離。只集中進行科目改革,將無法根本扭轉應試傾向和功利選擇。只要還實行集中錄取制度,用單一標準來評價學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進行科目調整,改來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轉。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離意義的改革??忌葏⒓咏y(tǒng)一測試,再參加學校的面試,一名考生可以申請兩所大學,拿到兩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參加這一考試、招生。但遺憾的是名額還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錄取名額,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額都通過招考分離形式的春考錄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漸參加,那么,招考分離的改革就可以擴大。
只有大學實行自主招生,獨立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而不是把學生納入一個分數標準體系排序、投檔、錄取,才能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學科,發(fā)展個性和興趣。
以上轉自網帖。
下面補充說明浙江高考選考科目等級賦分制度的意義,來自知乎@神采洋
鏈接: /question/39153761/answer/96716790
不考慮某些高中在讀生覺得被坑了后的憤怒和某些高中在讀生覺得自己走運了的欣喜,單純從心理統(tǒng)計和測量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等級賦分”這一制度。
對于按照成績在該次考試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對排名賦予相應的成績這一制度,其實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們熟知的四六級就是按照同樣的思路來給出最終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時間也是按照這樣的方式來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來取消了這一制度而改回純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這種賦分方式其實就是統(tǒng)計學中的z分數(標準分數)的變式。標準分數的換算公式是這樣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數(卷面分數),M表示平均數,SD表示標準差。 如果所有參加考試的學生的分數分布滿足正態(tài)分布 ,則由z分數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總體中的相對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試所有考生分數分布滿足正態(tài)分布,某人原始分數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為60分,標準差為10分,則該生z=(90-60)/10=3。根據正態(tài)分布表可以知道該生成績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標準分數至少有若干優(yōu)點是原始分數所不具備的:
1.標準分數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數原則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標準分數采用了相同參照點――即以標準差為“單位”,以原始分數的平均數為零點――所以標準分數可以直接相加來表示某人在各門不同科目上成績的總和。但原始分數不具備這一優(yōu)點,因為不同科目的難易不同,總體分布也可能不同。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相對而言,數學的難度會大于生物,那么在總分一百分的情況下,A數學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數學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誰的學習能力或學習水平更高呢?如果單看總分,那B會以1分的優(yōu)勢超過A,但是數學的難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第一,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來幾百名,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說A的數學98和B的生物98對于我們評判兩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權重。如果按照標準分數進行轉換,則A的總成績可能好于B(在數學平均分50,標準差5,生物平均分80,標準差15的情況下就是如此)。
2.標準分數可以直接反映個體在總體中的相對位置,而原始分數很難做到這點。如前所述,在滿足正態(tài)性的前提下,標準分數可能直接算出來相對位置,所以z分數本質上是一個相對量數,用以衡量個體在總體中相對位置。而原始分數直接相加幾乎永遠做不到這點,除非是滿分或零分之類的極端情況。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數制度中,高考錄取仍然是按照個體在整個省中的相對排名進行的,這也就是我們說高考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試想,如果在一場滿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夠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難道還有錄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為唯一評判標準,那么人才的選拔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在選IQ最高的(即使IQ最高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選IQ高于140的。
3.標準分數受到運氣成分和試卷難度的影響相對較小。單次考試中得分受到運氣和試卷難度的影響比較大,但標準分數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對位置,因而受到的影響比原始分數小一些。如果群體的異質性比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雖然運氣不好涂錯了答案但是最終的得分仍然不會變化。
考慮到以上幾點,采用標準分數或其變式作為選拔標準是最符合統(tǒng)計和測量的,或者可以說是最科學的。這大概也是國外考試多采取標準分的原因。但這也不是說用標準分就是萬無一失的。
標準分的優(yōu)點建立在幾個假設之上:
1.樣本具備足夠的代表性。這也是引發(fā)很多重點高中的學生不滿的罪魁禍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試重點高中的優(yōu)秀學生參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來“試運氣”,那么該次考試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這會導致區(qū)分度下降的問題。
2.總體應滿足正態(tài)分布。如果因為試卷難度問題或考生水平問題等原因,總體不滿足正態(tài)分布,那么標準分數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總體中的相對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來賦予等級分,這樣一來就會導致最終的得分被強行正態(tài)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間實際的差距。
如果就等級賦分這一制度在心理測量上的意義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價值的,改正了總分這一原始而粗糙的計分方式,考慮了不同科目試卷難度不一等問題,采取了更為科學的計分方式。但是從實際實施的情況來看,似乎出了問題,在上述兩個標準分數的前提假設并未滿足的情況下就使用了標準分數,引發(fā)某些考生的不滿,且從實際情況來看說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過分。至于從政策,社會公平等角度評價該次改革,以及如何應對結果,不在本答案討論范圍內,不予置評。
【皮皮說】
從理想到現實,總是隔著一條長長的路,尤其是當這個理想牽連的人足夠多的時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噴在罵,因為涉及到他們(老師家長學生)的切身利益,網上的資訊文章大部分重點關注改變,因為他們是政策制定者傳播者。
作為關注教育并參與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實施的影響。改革方案不夠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社會永遠不會進步。改革不夠體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國家永遠不會進步。當改革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當落實著眼于逐步完善,當我們放下抱怨和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進步。我們看到,關于走班排課,選專業(yè)等問題,有的公司已經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決,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課表,人工智能評測學科和興趣進行招生專業(yè)介紹和推薦等。
轉這兩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觀望,迷茫,痛罵之后,能夠辯證看待,聚焦問題,為改革的完善努力。說到底,很多社會變革對于弱者的意義大于強者,因為改變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變強。
中國最好的??茖W校如下:
TOP1: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軟件技術、游戲設計、商務英語。
2021年在廣東的物理類最低分是391分,歷史類最低分是411分。
TOP2: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護理、機械*與自動化、學前教育、藝術設計。
2021年在浙江的一段最低分是495分,二段最低是494分。
TOP3:淄博職業(yè)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機械*與自動化、老年服務與管理、物聯網應用技術、臨床醫(yī)學。
TOP4: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市場營銷、物聯網應用技術、數控技術、軟件技術。
TOP5: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化工生物技術、會計、酒店管理、廣告設計與*。
TOP6: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è)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商務。
TOP7: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應用電子技術、會計、食品營養(yǎng)與檢測、云計算技術與應用。
TOP8: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烹調工藝與營養(yǎng)、展示藝術設計、金融管理、康復治療技術。
TOP9:陜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模具設計與*、數字媒體應用技術、電子商務、會計。
TOP10: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
王牌專業(yè)推薦:建筑工程技術、工程測量技術、電子商務、機械設計與*。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
以上就是大學路整理的春季招生浙江院校排名 高考綜合評價招生是什么意思?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大學路。
現在的家長壓力普遍很大,在升學的壓力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各類的輔導機構。為此,有家長呼吁:要全面禁止課
2021年08月03日 11:56課外報班,每個家長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家孩子數學不行,是不是得補補???”又或是“別的孩子都報輔導
2019年11月11日 22:18課外輔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課外學習活動,也是一種組織化的校外活動形式。特別是在中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學校
2019年11月11日 22:19有人說,校外培訓機構是校內教育的完善和補充,然而也造成學生更多的學習壓力和家長們的經濟負擔。社會上一
2019年11月11日 22:13其實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問題,家長由于大部分只有一個孩子,經驗非常有限,也不做教育方面的研究,所以很多時候
2019年11月11日 22:08教育培訓行業(yè),在我的認知里是從2010年1月29日開始的。那時我剛剛進入新東方天津學校。面試、試講、
2019年11月11日 22:00打開大學錄取通知書,是高考考生們夢想成真的瞬間。同樣的,在大洋彼岸的小島國新加坡,每一年也有一群又一
2019年11月12日 13:14不經歷一次小升初,我還以為九年義務教育沒我啥事。小升初讓我明白,家長需要經歷的最嚴峻的義務可能來了,
2019年11月12日 13:05有很多家長們反應說,不知道為什么孩子對一些數學法則總是張冠李戴很是讓人頭疼,總是感覺是因為太調皮,所
2019年11月12日 13:02今日寄語"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劃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前段時間看
2019年11月12日 12:59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yōu)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上海海洋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海健康醫(yī)學院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yī)大學排名全國第幾名(2021-2022最新排名表)
時間:2024年06月20日上??萍即髮W全國排名(2021-2022最新排名)
時間:2024年06月20日